ESXi的硬盘模式对比
ESXi 创建虚拟硬盘时共有三种核心置备模式,分别是精简置备、厚置备延迟置零、厚置备置零,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原始设备映射(RDM)模式,常用于特殊的 SAN 存储场景,具体特性和适用场景如下:
精简置备(Thin Provision)
这是你之前关注的 “用多少占多少” 的模式。创建时仅占用极小的物理空间(仅包含磁盘描述等基础文件),后续虚拟机写入数据时,磁盘才会随数据量动态扩容,直到达到预设最大容量。它的优势是存储利用率极高,还支持超额分配,适合开发测试环境、轻量办公类虚拟机等 I/O 操作不频繁的场景;但首次写入数据时,系统需先分配空间并清零,会有性能损耗,且超额分配时若多台虚拟机集中写入数据,可能引发物理存储爆仓。
厚置备延迟置零(Lazy Zeroed Thick)
这是 ESXi 创建磁盘时的默认模式。创建时就占用预设的全部物理空间,但不会立即清除磁盘上的历史残留数据,仅在首次向某个区块写入数据时,才对该区块执行清零操作。它在空间占用和初始化速度间取得了平衡,适合普通生产环境的虚拟机(非特殊集群、高安全需求场景),不过首次写入特定区块时会有轻微 I/O 性能损失,且未清零的区块可能残留敏感数据,存在小幅安全风险。
厚置备置零(Eager Zeroed Thick)
这种模式兼顾性能与安全性。创建时不仅会一次性占用预设的全部物理空间,还会立即对整块磁盘执行全盘清零操作,彻底清除历史残留数据。其最大优势是首次写入数据时无任何延迟,性能最佳,且数据隔离性好,符合安全合规要求,是 VMware FT(容错)等高级功能的必备条件;但缺点也很明显,大容量磁盘创建时间会显著延长,且存储利用率最低,适合数据库、集群共享磁盘等对首写延迟和数据安全有严格要求的核心业务场景。
原始设备映射(RDM,Raw Device Mapping)
这是一种特殊的 “磁盘映射” 模式,不算常规虚拟磁盘置备类型。它允许虚拟机直接访问 SAN 存储上的逻辑单元号(LUN),而非将数据存储在 ESXi 的 VMFS 文件系统中,仅在 VMFS 卷上保留一个小型磁盘描述符文件。它有虚拟兼容和物理兼容两种模式:虚拟兼容模式支持快照等 VMFS 卷的优势;物理兼容模式则最小化 SCSI 虚拟化,适合需要直接传输 SCSI 命令的场景,常用于需要直接访问 SAN 设备的集群解决方案或 SAN 感知类应用。